020-36052118
392530980@qq.com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周末及節假日
什么是頸椎病,頸椎病的物理療法康復治療
2020-10-23 1711
頸椎病是由于頸椎的骨關節、椎間盤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損傷、退變等原因,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、椎動脈、頸部交感神經、甚至頸段脊髓,引起頸、肩、上肢、頭面部、胸部的疼痛和其他癥狀,甚至并發肢體功能喪失等一系列臨床癥候群。它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。
頸椎病有六種常見類型:頸型、神經根型、椎動脈型、交感神經型、脊髓型、混合型。
A、頸型頸椎病:顧名思義是以頸部癥狀為主,它表現為頸部肌肉、韌帶、關節囊的急、慢性損傷,椎間盤退化變性,椎體不穩,小關節錯位等等。
B、神經根型頸椎病:主要表現為頸背部僵硬不適,頸肩、臂、手酸痛 麻木,這種酸痛麻木呈持續型或陣發放射性,可伴有上臂和手的無力。
A、頸型頸椎病:顧名思義是以頸部癥狀為主,它表現為頸部肌肉、韌帶、關節囊的急、慢性損傷,椎間盤退化變性,椎體不穩,小關節錯位等等。
B、神經根型頸椎病:主要表現為頸背部僵硬不適,頸肩、臂、手酸痛 麻木,這種酸痛麻木呈持續型或陣發放射性,可伴有上臂和手的無力。
頸椎病的治療
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非手術和手術治療兩類。目前對于頸椎病的治療,醫學界主流的意見是非手術治療,只有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。非手術療法一般是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,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其中一種或二至三種方法,同時施行。
常用的康復治療方法
2、物理療法:可以改善神經根、脊髓及頸部的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,加速神經根及其周圍關節囊、韌帶等軟組織的炎癥的吸收。緩解頸部肌肉痙攣,恢復頸肌平衡。改善頸椎椎體功能。延緩或減輕椎間關節、關節囊、韌帶的鈣化或骨化過程。
常用的物理療法有:
①、低頻電療法:它興奮神經肌肉組織,促進血液循環,以達到鎮痛,消炎的目的
②、中頻電療法:有鎮痛和促進血液循環作用,對神經肌肉組織有興奮作用,可松解粘連防止肌萎縮,軟化瘢痕。
③、脈沖磁療:有止痛、消炎、消腫、鎮靜的作用。
④、熱療:如蠟療,有鎮痛、改善血液循環、促進炎癥吸收,降低肌張力的作用。
⑤、光療法:我們科主要使用紅外線:鎮痛,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;緩解痙攣,降低肌纖維興奮性,肌張力下降;消炎作用。
⑥、超聲波療法:對神經系統作用敏感,小劑量能使神經興奮性降低,傳導速度減慢,鎮痛作用明顯。可使攣縮的肌肉松弛而達到解痙作用
⑦、牽引療法: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基礎性療法,它具有擴張椎間隙,減輕椎間盤內壓,促進膨出椎間盤回縮或突出椎間盤還納的作用。同時還具可以擴張椎間孔,緩解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、緩解肌肉痙攣、解除小關節嵌頓。
防治頸椎病要注意的幾個問題
1、體位及姿勢
①坐姿 要端正,不要長時間過分低頭,應每30-60分鐘抬頭、活動休息幾分鐘。
②站姿、行走及活動 要挺胸抬頭,平視前方,不可z做頭過仰活動。
③睡姿及枕頭 要維持頸椎前凸的正常生理彎曲,枕頭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。
2、頸部的保健
①頸部保暖 避免風寒侵襲。
②適當關節活動及體育運動 勞逸結合。